币圈大作手回忆录(一):一位区块链投资人的回忆与思考

快链头条
2020-12-14 15:36
新闻
13367

本文于2019年6月27日发布于BlockVC创始合伙人徐英凯个人微博。

 

本文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如何完成一级市场项目推出? 

二、千币计划与2亿美金并购基金 

三、从二级市场角度给项目方的建议 

四、遗憾错过BNB与持续加仓HT 

五、复盘主流币的交易思路 

六、如何看待比特币的高波动性? 

七、未来一年的战略规划 

八、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投资

 

回顾起来2017年是区块链行业的一个转折点,任何剧情发展的高潮都基于巨大的矛盾和冲突,市场的狂热和全球的监管,让整个世界一夜之间都了解了区块链和数字货币这一新兴物种。然而,过于绚烂的事物一般都非常短暂,在短时间非理性繁荣之后,加密市场进入了长达一年的熊市。这一轮完整的牛熊周期,也让我从区块链项目、交易所和投资机构三个维度重新审视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与演变。

进入2019年以来,BlockVC在行业里面已经慢慢从追赶者变成了参与者,再从参与者变成了引领者。经历这么多起起伏伏,自己也从不断分析和总结了一些不成熟的反思和体会,希望可以与大家分享,更好的了解整个行业到底发展到了什么阶段,市场未来的机会在哪里,如何树立正确的投资观等等。

本文是2019年的半年度总结(2019年1月-2019年6月),后续我还会从一级市场投资理论、二级市场分析框架以及我们遇到的危机与挑战等多个角度,逐步推出更多的系列文章。

本文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如何完成一级市场项目推出? 

二、千币计划与2亿美金并购基金 

三、从二级市场角度给项目方的建议 

四、遗憾错过BNB与持续加仓HT 

五、复盘主流币的交易思路 

六、如何看待比特币的高波动性? 

七、未来一年的战略规划 

八、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一、如何完成一级市场项目退出


仅2018年,BlockVC一共完成了对超过800个区块链项目的审核和尽职调查,对外披露投资64个区块链代币和股权项目,其中8个项目上线币安,20个项目上线火币,按照数量上看,在币安和火币上的退出率超过43%。关于区块链项目一级市场的标的选择和投资策略,我会单独写一遍文章介绍我们独创的“一二级联动哲学”、“三层投资矩阵”和“四维筛选标准”。 

投资BlockVC在2018年区块链投资领域的关键数据


在2018年上半年,投资后退出策略基本以持有和回本为主,但从 2018年5月底开始,开始大量清仓手中的山寨币。2019年之后,基本上没有参与过早期ICO项目的私募投资,退出策略也比较单一:

  • 对于初始流通市值大并且流动性较好的新标的,选择长期持有,比如ATOM等;
  • 对于质地较好的项目,并且有能力上线较大交易所的小市值标的,尤其是币安和火币上的IEO项目,基本在上线大交易所后,在价格拉高加速的一段时间内完成退出;
  • 对于质地一般并且团队已经丧失市场竞争力的项目,只要能退币或转让额度绝对不等到发币,发币之后第一时间完成退出。

中间背后的逻辑主要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 微观上看,不管代币使用用途是什么,或者技术发展到了哪一步(事实上,大部分技术都很早期,而且大部分技术理想都实现不了,即使实现了短期没有大规模落地的可能性),大部分项目使用ERC20发币,都设计了较长的锁定期,这是变相的快速通胀设计,而且没有任何价值支撑。只要是存量市场的博弈,短时间的锁仓释放带来的是持续的抛压,以及流通盘的不断增加,对于在一定阶段内产品无法落地,代币无法使用产生需求并且共识无法大幅度提升的项目,唯一参与持有的新增资金只有二级市场的散户,而对于这样的代币结构,在没有行业牛市的行情下,只有持续阴跌的结果,释放结束后再视项目的成长性进行价值回归。
  • 宏观上看,我们之前预测过,根据历史数据上看,从牛市顶部到熊市底部通常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并跌幅在80%-90%左右,2019年春节前后是我们预测的熊市底部,也是行业复苏的起点。所以在这之前,市场资金是不断逃离的状态。根据历史规律,对于泡沫型资产,一旦套牢了便没有理由在新的周期下让大家解套,对于价值型资产,新增资金会优先选择流入头部资产,再逐步进入成长性资产。我们曾对市面上数千种区块链项目进行过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发现上一轮熊市留存且仍然具备强全球共识和流动性的币种仅有7个,分别是BTC、ETH、XRP、LTC、XMR、DASH和XLM。

基于以上两个判断,我们在ICO项目的退出上面构建了非常简单粗暴的策略,而正是这样的策略帮助我们守住了手上大量的现金和流动性,没有出现项目持有归零的风险。也是因为这样的一级市场退出策略,让我们对于山寨币投资与配置有了重新的认识,于是我们在2019年1月在内部推行了“千币计划”,这也是我们2亿美金“并购基金”投资结构的雏形。

 

二、千币计划与2亿美金并购基金

 

首先,回答大家几个主要的疑问: 


Q: BlockGroup和BlockVC到底是什么关系? 

A:我们一直形容BlockVC与BlockGroup的关系类似于今日头条与字节跳动的关系,BlockVC是我们的资本产品,通过BlockVC建立垂直品牌,然后提升维度到BlockGroup构建加密世界更加广泛的生态。BlockGroup与国际上和行业内比较明确的对标是DCG(Digitial Currency Group)。 


Q: 是否并购基金真的有2亿美金,还是吹牛? 

A: 是真的有,而且我们自己是并购基金最大的投资人,并购基金其中一半仓位已经完成了对外投资,因为毕竟山寨币市值有限,我们其中较大部分仓位持有的是主流币,并且基本都在比特币4200美金以下完成的建仓。 


Q: 是否真的拿钱投资了项目,还只是为了PR? 

A: 是真的投资了项目,但是由于保密性的要求,不能很方便展示持仓账户,不过单笔投资平均在100万-200万美金左右,有的是问项目方或基金会购买,有的是直接二级市场购买,未来还会选择合适的时机持续进行项目二级市场的投资并购。

我们一直把整个山寨币市场分成了2部分,就好像股权市场分为了早期VC和后期PE两个阶段。

一级市场大部分的确定性收益来自流动性溢价,一旦快速上到大型交易所,尤其在ICO的模式和牛市里面,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和非理性预期会让投资产生大幅溢价。大家交易的是项目预期,价值建立的驱动力全在预期上,可实际上项目需要很长时间的研发和推广,才能达到商业可用的状态,即使像ETH和EOS这些项目,也依然有大量技术上的瓶颈无法突破。所以,持有一个新项目(尤其公链项目)去赌它可以成为行业标准的长期机会成本会比较高。

相反,当很多项目被市场行情筛选完毕之后,其成长性才会慢慢凸显出来,在超跌或者脱颖而出时重仓,是投资回报比稳健的方式,而且可以容纳的资金体量较大 。表面上看,可能买在了高点,其实不然,当行业处于周期低谷时,即使是看起来最好的项目,也可能面临破发、团队解散、财务收紧和技术交付等等问题,甚至遇到运作模式上的重大失误;但如果行业复苏,在复苏前布局这些成长性高、市值排名靠前和项目实力强的项目,投入行业里面最好的资产,因为一旦行业复苏,这些资产将成为上涨龙头,而且具有确定性的大幅回报,甚至出现马太效应。因此,二级市场大部分的确定性收益来自其高成长性。

2019年第一季度,恰逢熊市右侧,牛市左侧,是区块链行业复苏的起点,自然成为布局高成长性的关键时机,“千币计划”应运而生。我们花了3个月时间,对市面上接近1000个区块链项目的公开数据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与150个项目的创始团队进行过沟通,最后筛选下来30个超跌项目成为投资并购的候选列表。诚然,里面不少项目,我们并没有大额的投资进去,因为市场深度和流动性确实太弱,团队和其他投资人也并没有转让的意愿,最终我们完成投资了17个项目,目前已经披露的有NULS、IOST、IOTX和NEW。

投资BlockGroup并购基金已经披露的投资项目

 

在我们筛选项目的时候,总结发现能够跨越牛熊并且在下个周期里面成为头部资产的项目均具备以下特点:

  • 创始团队稳定且有国际化能力。核心团队具备互补的专业能力,现在项目也需要国际化的背景来体现其横向拓展能力,区块链世界从存在的第一天就是国际化分布式的,所以国际化能力是重点;
  • 项目开发和落地能力良好。能够持续的推进项目发展和升级,保持技术的领先性,Github有效代码更新频繁;
  • 具备全球性共识社区。能够持续地凝聚、强化甚至扩大项目的信仰者社区、开发者社区和商业合作伙伴社区,为项目的长久生命力提供支持;
  • 具备良好的金融知识和财务管理能力。能够为项目发展和生态建设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
  • 具备优秀的商务拓展能力。能不断帮助项目建立落地场景和合作伙伴,从而打造逐渐强大且丰富的商业生态;
  • 市值较高且具备全球流动性。上架各大交易所和全球流动性关乎一个项目的生死存亡,只有具备真正的全球流动性才能帮助项目有效抵御来自市场、政策或恶意第三方的冲击和影响,也能够为项目方提供良好的金融支持,帮助扩大项目的全球影响力。

投资千币计划的雏形

已经参与的项目基本都在1月份完成了投资,大幅跑赢山寨币整体市场。如果比特币在未来3个月内出现二次探底,山寨币市场可能会再次迎来下跌,我们也会持续加仓这些项目。由于我们披露的项目在公告之后,均在二级市场有大幅度的上涨,刷榜了不少行情软件,引来了不少媒体的关注,甚至一度出现了“2亿美金BlockGroup并购概念题材”,“注资即暴涨!下一个被BlockGroup翻牌的是谁?”,“某项目假借BlockGroup并购基金名义拉盘”等事件,也算是变相对我们正确的价值投资策略的褒奖和赞赏,但是我并不建议大家梭哈我们公告的项目,这实际有点像公开喊单,一旦喊完之后没涨或者下跌,就可能遭到冷嘲热讽,但殊不知我们持有的价格、周期和标准却与大家有很大的不同,公告只是对过去行为的一个总结。

投资BlockGroup的并购行为被多个行业媒体争相炒作和报道

市场里面各种机会一直存在,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投资策略,FOMO和跟单可能可以带来某一次的回报,但只有自己拥有完整的策略体系,才可以先胜而后求战,而非先战而后求胜。

 

三、从二级市场角度给项目方的建议

 

我们曾经内部探讨过一个的问题:对于一个币圈的项目,什么意味着发币项目的死亡? 

讨论的时候有不少观点,比如:

  • 团队解散
  • 技术无法实现
  • 融资失败
  • 钱包被盗
  • 商业化失败
  • 价格暴跌
  • …...

但是最后我们达成的统一共识是:代币流动性的凋零=发币项目的死亡。这个抽象的结论放在任何一个发币项目上都依然适用。 

由于加密数字资产市场效率低下,尚属早期,使用人工智能和量化算法可以检测并捕捉到巨大的交易机会。由于加密资产的高波动性,项目方和投资者强烈地需要可靠的资产管理解决方案,对冲市场风险。由于基础设施的不健全,大量资产缺乏流动性,流动性会带来更多的市场溢价和资产价值的挖掘 (Liquidity has value. No liquidity means no Premium and the Premium is bubble)。 

从做市商这一系统化工程的角度,决定做市管理难度的最重要是3个基本条件:市场行情、融资结构和交易平台。

投资

做市商管理的框架

因此, 从二级市场角度,我们给项目方提供的建议主要有3点: 

1. 不断寻找大交易所Listing的机会,并精准识别交易所流动性好坏与市场细分;

    大体上我们把目前具备真实流动性的交易所分了三类:

  • 全球性主流交易所:Binance,Huobi,OKex;
  • 地域性法币交易所:Upbit,Bithumb,Coinbase等;
  • 流动性补充交易所:Gateio,Bittrex等。

    通过上架交易所,可以帮助项目方代币实现3个战略目的:

  • 通过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和深度承接力,解除一级市场的融资性负债;
  • 帮助项目持续发展和提供运营资金,好的交易所可以提高代币的变现升值能力;
  • 全球流动性能使代币变成硬通货,从使用权属性变成货币资产属性;

遗憾的告诉大家,由于大部分区块链项目在未来2-3年内均不具备落地能力和盈利模式,二级市场可能成为了唯一的评价指标和盈利来源。交易所是工具也是杠杆,有利于加速项目发展,脱颖而出。 

只有全球广义的流动性,才能让代币从投机属性转为投资属性,从使用权属性变为资产属性。 

2.通过各种方式把市值提升到全球前100名,占据头部有利位置;

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和观察,目前全球主流币的走势和市值100名以后的项目相关性已经非常低,如果在没有机会攀升到前100名,市场回暖的时候,新进资金进入到项目里的吸引难度也会大大增加。如果一类资产在BTC上涨的时候涨无法超过BTC,在BTC下跌的时候跌幅超过BTC,那么市场并没有理由去配置这类资产。 

关于最近比较火热的staking模型,大部分做staking的项目在短期内因为流通量快速降低,基本上价格都可以得到快速提振,但是大部分采用staking的项目的流通盘都是通胀设计,如果未来边际需求小于边际供给,那么价格还会持续下跌。暴涨(贪婪)和暴跌(恐惧)都会导致staking模式的快速崩溃,因为需求和供给出现了极端不平衡,资金会有溢出的可能性,staking模式最后失败是原因大部分都是分流导致的。BTC牛逼的就是,常年需求大于供给,这样的乘数效应就好像股票市场里面,利润提高的同时PE倍数也在增加,所以从代币模型上看,BTC长期看来会跑赢大部分币种。 

通缩的代币模型是大部分具备较大初始流通盘项目的最佳选择,当然,也可以不改变代币的流通结构,利用双代币的体系(如发GAS)产生更多激励和持有需求。 

3.做好项目的现金资产管理配置,谨慎审视资金流向和偏好;

之前ICO的模式导致众多项目只能进行一次性融资,除了管理好自身项目代币之外,自身现金管理体现的尤为重要,决定项目的运营周期长短。我们看过太多的案例,因为在某一个时间点把融资到的ETH换成了USD,避免了50%以上资金的回撤,最重要的并不是牛市里面赚多少钱,而是如何在熊市里面活下来。现实世界大部分场景还是需要法币支付,留存足够的运营资金才能让项目立于不败之地。

 

原文链接: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387807945730822

温馨提示:
快链头条登载此文本着传递更多信息的缘由,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