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协议的简单论点是,协议(即链)将比在其上构建的应用程序获得更多价值。为什么?部分原因是加密应用程序的护城河较弱(可以分叉)。但最主要的是,应用程序的成功将促使用户积累协议代币来使用它们,从而为链产生网络效应,因为每个应用程序都会推动其所构建链的代币价格上涨。在 2016 年,这是一个极有先见之明的论点。我还想补充一点自己的观点,说明为什么协议的价值远远高于应用程序:协议代币的运作就像数字国家的国家货币,既是生态系统内交易的基础,又是交易媒介,同时还是法律秩序(智能合约)的代表,它将保证交易的有效性,同时为该生态系统收税。而应用程序则是创造收入的普通业务。当然,一种货币的市值往往比一家公司的市值大得多,它在很大程度上与建立在其之上的一切的 GDP 相关。 认为应用程序将帮助协议变得有价值的想法是令人信服的,但如果没有人认为应用程序本身有价值,这种想法就是无稽之谈。因此,我想用「肥应用理论」来反驳应用无效的观点。我想说的是,在互联网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这一点都是正确的。原因有三:1. 第一个也是最具推测性的原因,就是历史周期。由于上述原因,应用程序被严重低估,协议被严重高估。现在是应用程序大放异彩的时候了,它们从未像现在这样被低估。 2. 更令人信服的原因是,自 2016 年提出「胖协议理论」以来,应用程序和协议已经发生了变化。如今,所有应用程序都未能完全分叉,因为它们真正的护城河是用户。更重要的是,因为互操作解决方案和链抽象使用户能够无缝地使用应用程序并在生态系统之间架起桥梁。今天,是链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互换的,而不是应用程序。3. 当流动性不是护城河时,用户才是。这就是为什么只有少数应用程序获胜的原因。这个时代可能会有所不同。我们可以看到数以百万计的迷你应用程序蓬勃发展,就像 Telegram 中的所有应用程序一样,我对此感到非常兴奋。【原文为英文】\n原文链接